淮南进行沟渠清理,环卫设备助一臂之力

05-06

推进绿色发展、建设生态文明,是我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。连日来,全市上下结合“向垃圾宣战、建美丽家园”农村环境集中整治,直面问题、找准环境薄弱点,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,各县区列出问题清单,拿出整改举措,迅速掀起清理沟渠工作热潮,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,努力让水“清”起来,让河塘“绿”起来,让沟塘河渠沿线“亮”起来,让群众生产生活“美”起来。

寿县把清洁水体作为“三清两化”的重点,按照“属地管理”原则,加大对排涝沟渠的清淤除草,及时对全县范围内沟渠内渔网、杂草、杂物、影响过水的滩涂清除。按照“城乡一体、区域统筹、适度超前、经济适用”的原则,采取“一清二管三提升”的方式,先全面清除河塘、沟渠、湖泊水面漂浮物,集中开展清淤疏浚。

凤台县抓网格促责任,成立农村环境集中整治领导小组,形成三级责任体系。抓队伍促管理,做好整治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资保障。抓督察促落实,发现问题,现场督办。抓考核促奖惩,每月对整治结果进行考核评分。截至目前,全县投入清理沟塘河渠资金1000余万元,出动挖掘机935台(次),出动人力13576人(次),治理水塘1700余口、沟渠1800余条,河道6条。

大通区上下联动,坚持宣传教育先行,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向水域周边倾倒垃圾。注重做好“结合文章”,结合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,畅通水系;结合环保督察,开展黑臭水体治理;结合亚行项目,做好龙王撇洪沟大通段清淤、护坡、绿化工作,力争将7公里的排洪排污沟纳入亚行中期调整项目;结合世行项目,配合做好九龙岗采煤沉陷区内水系治理,打造淮南样板公园。

田家庵区强力开展水系垃圾突击清理活动。4月25日至27日,该区集中清理洞化水系姚湾段垃圾。目前,5台挖掘机,10余台清运车辆,近40人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,全力以赴开展水系垃圾清理打捞工作。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田家庵区环卫职工在龙王沟行洪沟赵圩段轮翻奋战,彻底清理黑臭淤泥1米深,约500立方米。抽走黑臭污水60余车,合计400立方米。

谢家集区制定区级领导包保、镇村领导负责、党员包沟塘河渠治理的网格化行动模式,建立了区统筹,镇(乡)分步落实,村干部和党员任沟长、塘长、河长、渠长的三级联动水体清理工作机制。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水边岸边垃圾清理,门前沟、屋后塘、村边渠等周边环境卫生全部由村民牵头负责。截至目前,全区已清理各类沟塘河渠257条,治理污染面积达123136平方米,清运水边岸边积存垃圾2054吨。

八公山区将河塘沟渠整治工作量化分解,制定区领导包点、镇干部包村、村干部包片的治理联动模式,采用挖掘机、吸粪车等大型机械为主,人工作业为辅的方式,全面清除河塘、沟渠、湖泊水面漂浮物,清淤疏浚,畅通水系,消除黑臭水体。组织保洁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疏通,并开展定期巡查。同时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村民的参与度。截至目前,该区共清理沟渠123条,清理长度达到4万余米。

潘集区按照“三清两化”目标,对五所国有电灌站周边废弃、丢弃杂物和垃圾进行集中清理,并对站容站貌进行整顿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,集中开展臭水沟整治。对高皇、平圩、祁集、架河、芦集等沿淮五个乡镇近9000米臭水沟,通过“八小”水利工程项目,集中开展清淤疏浚、畅通水系、消除黑臭水体,清除区域内河塘、沟渠内的杂草和淤泥,严格杜绝往水域周边倾倒垃圾,保持水面清洁。

毛集实验区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文化旅游的最大优势和永续根基,关注民生热点,聚焦水体保护,积极构建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的治水模式,落实了“河长制”、“沟长制”、“渠长制”全覆盖,并按照“柔性治水”理念,以管理为手段,以项目为支撑,扎实推进村规民约、治水公约等制度建设,因地制宜建设滨河景堤、休闲公园、健身步道等景观设施,努力实现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创建目标。

淮南经开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制度,每天一次调度会,现场督查整治工作;重点对辖区内的道路、水体内杂草、垃圾进行大清扫、大清理、大清运。截至4月30日,10个村、社区共计投入挖掘机150台次,铲车70台次,自卸运输车300台次,拖拉机150台次,人工1800人次,清理垃圾近10万吨,集中力量清理了辖区内11条黑臭水体,环境卫生得到明显好转,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。

高新区(山南新区)制定了“向垃圾宣战、建美丽家园”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,重点开展“三清两化”,全面清除河塘、沟渠内淤泥、漂浮物,清淤疏浚,畅通水系,消除黑臭水体。截至目前,共清理陈年垃圾15000余吨,清理河塘沟渠30余处,配备垃圾桶1040只,拆除危旧建筑22处,种植果林苗木120余株,设置宣传标语198处,公益广告牌112处。